攝影文章隔了很久,到了幫人拍完婚禮回來,跟朋友討論到TTL才寫了上一篇,也讓我想到這個主題荒廢了很久,我也是回頭翻了翻舊文章,才想起來寫到哪。
承 攝影的本質!?(二)
前情摘要:本文雖名為攝影的本質,但內容在說明我個人開始接觸攝影的過程,自己想拍的東西,而不在於認真討論「攝影的本質」這個龐大、廣泛、深奧的議題。而前文章,提到了錢井深(淺景深)。
而錢井深這個詞是來自於正式的攝影專有名詞–淺景深。這個東西就要從景深談起,但是我並沒有打算詳細說明原理,主要就是單眼的鏡頭、感光元件(底片)使得人類可以更明顯的分辨出成像清楚與不清楚的地方。而清楚的範圍稱之為「景深」,另外習慣上,景深範圍的大小是用「深」(範圍大)、「淺」(範圍小)來形容。而景深淺的照片,會因為主體外的部份都會相對的模糊,所以是突顯主體的好辦法。
由於目前數位單眼漸漸的普及,攝影相關的網站、資訊也到處都是,雖然有時會傳遞一些錯誤的訊息,像是曾有「前景深」的出現,最近也有看到一位專家表示光可以打、可以補,就是不能壓,但是「壓光」這個名詞倒是常看到。也因為這樣,開始出現許多對(淺)景深一知半解,甚至只聽過的人,會希望拍出具有如此效果的照片。
所以淺景深的作品,不但是專家會在需要時使用的,也往往是初學者最想學的,另外也是被攝者常常要求要達到的。而淺景深的作品的生成,主要影響的變因有光圈、焦長、鏡頭正被攝物的距離。其中,就只有光圈是不會影響成像的大小的,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光圈開到最大。因此市面上的大光圈鏡頭賣的特別好,但大光圈鏡頭,除了50mm f/1.8這種標準定焦之外,價格都會偏高。更不要說高級的恆定大光圈的變焦鏡。所以當你想要得到淺景深的照片時,就會發現攝影這個活動的「錢井」也很深。(什麼都要花錢,而且往往是大錢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