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

後知後覺的TTL原理

開始使用單眼也有一段時間了,也知道各家幾乎都有所謂的TTL的技術。但是一直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(現在也只有初步的概念而已),所以只知道它是門技術,可以讓閃光燈的補光更加的準確。

本來,只以為TTL只是相機透過鏡頭所得到的資訊可以傳到閃光燈,用來輔助閃燈進行補光的控制,不過我本來以為這件工作,跟相機的測光一樣,在測光結束,得到了光圈、快門之後,就完成了,接著只是照著設定好的光圈、快門進行曝光而己。所以我本來的認知是一開始閃光燈就決定了要用多少出力、輸出多久。所以我認定跳燈的情況下,TTL是沒有幫助的。也曾經聽別人說過,那位朋友說跳燈一定要加強輸出,否則光線經過反射物再回來,強度就不夠了。

可是現在經自己第一次使用閃燈幫忙拍攝婚宴,加上高人指點後才了解到。TTL不是這樣運作的,它真正的運作方式應該比較像這樣:在相機測光後設定了光圈、快門後(註1),它會得到一個需要補光的量,我不知道這個量該怎麼形容,它應該就是跟相機認定的完美曝光的差,可是正常來說,它應該讓這個差是0,也許是我的鏡頭沒有大光圈吧,測光出來就會是under的。而TTL的效果就是不在測光結束時,就設定好閃燈的輸出時間。(出力可能設好了,這我不確定)而是在你真正按下快門後,根據鏡頭進來的光線總量是不是達到標準,來控制閃燈,當光線一到標準值,閃燈就停止輸出。所以在這樣的技術輔助下,跳燈的補光也可以很準。

註1:
但是這種情況下相機怎麼算出適當的光圈快門組合我就不知道了,所以我一開始使用光圈先決時,還是震個不停。而發現安全快門比較重要的情況下,我改用快門先決,光圈和補光,就交給相機了。

沒有留言: